张兰抽抽噎噎的,听得张海生一阵心烦。
王团长大概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了。
“要我说啊,这要是无亲无故的,确实是不敢把孩子交过去。”
张海生脸色瞬间拉下来:“亲哥都能卖亲弟弟呢,何况别人!”
王团长表情一僵,好像帮了倒忙。
张兰心里对开口说话的人骂骂咧咧,想看热闹闭嘴不行嘛,咋还带扯后腿呢!
“你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张海生怒瞪着外甥夫妻,一个只知道抱头,一个只知道哭,总得想办法啊。
“小舅舅,”
张兰红着眼睛,不好意思的看着他。
“您看,你现在不能留在部队,我们缺人帮忙照顾孩子,您又没结婚,能不能请您帮我们去首都照顾孩子,等您老了,石头他们肯定孝顺您。”
张海生盯着张兰的眼睛。
“让我去首都给你们照顾孩子?”
到底是军人,那眼神看的张兰心里有点发毛,但她还是坚强的撑住了。
“是……是啊,您既然不愿意回老家见我娘,能不能帮我们忙,要是这学期还是考不好,我们就真的要被退学了。”
张海生心里烦躁,抽烟不能抽,抱着茶缸子猛灌了几口水。
“我不能一直帮你们带孩子,这样吧,等孩子差不多十岁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就走。”
李爱国一听,刚想说不行,就被媳妇打断了。
“行,到时候我们也大学毕业安排工作了,您要是想走,我们肯定不拦着。”
听到外甥媳妇这么说,张海生松了一口气。
看来是真的需要他帮忙,也是,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临安县人,在首都无亲无故的,手里又没钱又没人,可不需要他这个当舅舅的帮忙吗?!
王团长眼神微眯,想到自己查到的资料,意味深长的看着李爱国和张兰夫妻。
“那,小舅舅,您什么时候能和我们走?”
“你们什么时候开学?”
“八月底,现在已经八月二十一号了。”
张海生想了一下:“后天咱们就走,我这在医院待着也没什么劲,到了首都,先把房子租了,把孩子安顿好,你们赶紧抽时间多看看书,我都给你们看孩子了,要是还被退学,看我不抽你们。”
张兰心里一喜,赶紧唯唯诺诺的应下。
“行了,别在这碍我的眼,你们夫妻两个,去买三张到首都的火车票。”
张海生说完,从抽屉里拿出来三张大团结,想想,又抽出来三张。
“这些钱拿着,去买票,再买点吃的补补,看看你们瘦的。”
张兰一把接住了:“谢谢舅舅,您有什么想吃的吗?我给您带来。”
“不用了,买你们喜欢吃的就行。”
闻言,张兰点了点头,带着李爱国出去了。
等外甥他们走了,张海生没好气的看向王团。
“你来看戏啊?”
王团眼里藏着一丝怜悯。
“不是,就随便来看看,看你这么有精神,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带着小陈赶紧出去了。
“脑子坏了啊?!”
张海生无语的看着飞速消失的两个人。
出了病房,李爱国有些着急的问媳妇:“你怎么就答应了,石头都八九岁了,要是被小舅舅知道了,他估计就要回去。”
“欣欣不是说要再生一个嘛,我也没说错啊,咱们家没有孩子需要小舅特别照料的,但是爱党家有。”
爱国目瞪口呆的看着媳妇。
“可是他们不是还没怀吗?”
“早晚的事。”
张兰长出了一口气:“先把小舅舅带到首都去,只要人去了首都,想要再回来可就不容易了,爱党青青承礼都在,咱们不行,还有石头妞妞小二子和知微知远,小舅舅不稀罕我们这些外甥,还能不稀罕孩子?总能把人留下。”
“嗤。”
突如其来的嗤笑声吓了他们一跳。
他们扭过头,就看见刚才小舅舅病房里的两位军人。
“你们好。”
张兰有些尴尬,也有些担心,万一这人把刚才那话告诉了小舅舅,她还真不保证能把人带走。
“聊聊?”
王团看着这两个后生。
“您请。”
李爱国挡在媳妇面前,恭敬的说道。
四个人走在部队医院的小路上。
“海生当时昏迷不醒,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着联系张家人。”
王团长抽了口烟,烟雾徐徐吐出,半晌,幽幽的说道。
李爱国低头沉默。
“部队既然能查到张家,就应该知道,找张家人没用,您该联系我们。”
王团长又吸了口烟。
“我和他认识的时间很长,他十六岁参军,我们搭档了十年,他曾经找过你娘,”
张兰和李爱国都惊讶的看过去。
“海生被他哥卖的时候,已经八岁了,该记的都记得,我听他说过,他姐比他大十岁,要不是他姐,估计他活不到八岁,他是他姐养活的,那时候,他已经当兵好几年了,终于下定决心找你娘,可惜,等他回到那里,看到你娘哭着给他上坟。”
王团长把烟头捻灭:“他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原来你娘一直不知道他被卖的事,张水生告诉你娘,说他死了,病死的。”
“那,那小舅舅为什么不找我娘说清楚?”
“说什么?”
王团长苦笑一声:“说他是被你娘的亲哥亲娘给卖的?海生也害怕啊,一边是从小养大的亲弟弟,一边是亲哥亲娘,你让你娘怎么选,他也怕被你娘放弃,毕竟这么多年,他姐是他唯一的挂念了,三个血脉亲人,两个放弃了他,他想留下唯一一个。”
张兰鼻子有些酸。
“我娘和张水生断亲了,知道这件事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当初,张水生要是告诉娘一声,娘都不会让他把小舅舅卖掉。”
“造化弄人,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这次部队给张家去信,张家人不会来,我们也大概猜到了,只是没想到你们能过来。”
李爱国把前因后果告诉了王团长。
“畜生就是畜生,这么多年都活不出个人样。”
王团长听完,冷笑了一声。
“你们打算把你小舅舅带到首都照顾?”
张兰面色有些尴尬。
“刚……刚才不是说了吗?”
“呵呵”
王团长冷笑一声:“首都陆家的长孙是你妹夫,刚到首都没多久你们兄弟两个就买了四合院,你告诉我这叫没人帮忙?这叫手里没钱?你们的孩子,都是陆家老爷子照顾的吧?”
当面被人戳穿,还是有些尴尬的。
“您都知道啊?”
“当初决定给张家去信的时候,顺道找人查了下你们家,你们李家人,确实各个都是人才,你小弟爱民,能考上沙市的军校,是个好小伙。”
王团长到底是军人,更欣赏的还是李爱民。
第517章
准备回首都
“那个……您能帮我们保密吗?”
张兰不好意思的看向王团长。
“我要是想拆穿你们,刚才在病房就说了。”
王团长看向他们。
“我知道,你们想好好照顾他,可是海生这个性子,又臭又硬,你们也是没法子。”
爱国连忙跟着点头。
“昨天我们嘴皮子都磨破了,舅舅就是不愿意回家,没办法,昨天晚上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们商量着把舅舅带到首都,一方面,首都的医疗条件好,另一方面,我们都在那,也好有个照料,以后我爹娘也会去首都,大家伙也能团圆。”
“你们为什么不想让海生回他养父母的老家?”
王团长幽幽的看着他们。
“您是军人,眼神利,我们也不敢给您打马虎眼,要是那边还有人,能够好好的照顾舅舅,我们说不定也不会这么坚持,可是那边已经没人了,舅舅的身体又是这个样子,这不管咋说,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吧。”
李爱国挠了挠头。
“我爹说,舅舅的早亡是我娘心里的一根刺,当初知道舅舅没了的时候,我娘正怀着我,差点就出事,这么多年,要不是张水生说出来,我们都不知道我娘还有个弟弟,这个人,在我娘心里,就是个禁忌。”
王团长叹了口气。
“不说了,后天带着他走吧,到了首都好好照顾他,你舅舅这么些年,不容易。”
爱国和张兰赶紧应下。
王团长查了不少,对于李家人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
“有什么事,你们可以打电话找我。”
说完,兜里掏出来钢笔和一个小本子,写了个电话递给李爱国。
“我和你舅舅是枪林弹雨里拼出来的交情,你们是他的晚辈,也是我的晚辈,有什么事就开口。”
李爱国和媳妇对视了一眼,把纸给接过去了。
“谢谢……”
“我姓王,叫王权。”
“王叔。”
“嗯”
王团长应了一声,摆摆手先他们一步走了。
当天下午六点,爱国打电话告诉爱达舅舅后天和他们一起回首都的事情。
晚上到家,爱达赶紧把这事告诉青青他们。
“后天就走?海生身体能吃的消吗?”
张大花忧心忡忡的。
“要是不能,他们就不会定后天走了。”
欧阳文静温言劝亲家母。
“爱达,爱国有没有说,他们怎么说动海生的?”
欧阳文静颇为好奇的看向李爱达。
李爱达看向承礼的眼神有些幸灾乐祸,显然是详细打听清楚了。
“咳咳,据说是大嫂卖了惨,说他们在首都没钱没人没房子,需要人帮忙照顾孩子,不然就被学校退学了,舅舅一听就心软了。”
青青承礼爱党周欣:……
这个惨卖的,是真的挺到位的。
“那这,舅舅到了首都,不就露馅了?”
爱民无语的看着哥哥们,他们可还住在青青的四合院呢,要是被舅舅看到了,不得气死。
“没事,”
陆安文笑眯眯的:“承礼,明天给你爷爷打个电话,等你小舅到了,让你爷爷把他接到大院去住,在那里,你小舅舅肯定不敢跑。”
青青默默的给爸竖了个大拇指,绝,这个办法是真的绝。
李老爹被亲家的这个损招给逗乐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样吧,你们在家里留的时间也不短了,要不过两天,你们也回去吧。”
他们这马上就开学了,这几天差不多也该走了。
“要是后天我们回去,应该和大哥他们前后脚到首都”
东省离首都比他们近一点,估计大哥前一天到,他们后一天就到了。
“对了承礼,今天赵叔来电话了,说人找好了,找了两个人,家里条件不太好,但是身手不错,人品也有保证,明天就能到。”
爱达听他们说到陆老爷子,差点把赵叔来电话的事给忘了。
闻言,承礼和爱党他们把爱宽叫来了,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爱宽拍板让人直接来李家屯。
“让他们来大队,家里现在住不下,可以让他们先住在学校宿舍那边,房租我给交,等人到了,休息一下,我带着他们就去广市。”
爱宽当机立断的魄力,是最让陆承礼看中的点。
既然爱宽都说了,承礼他们自然没意见。
一直安静的听他们说话的李老爹突然问道:“你们确定要把人安排在队里?”
李老爹看着孙子们蠢蠢欲动的眼神,控制住了塞烟叶的手。
“大伯,安排在大队里不好吗?”
“大队里突然多出来四个陌生的面孔,队里人肯定会好奇的。”
在李老爹看来,他们现在做的事,不适合让太多人知道。
“可是爹,大队里都是咱们自己人,就说是达哥的战友,过来看看,也待不了几天,要是安置在县里,会不会更不可控?”
他们大队都是自己人,这点有好有坏,好处是安全性高,坏处是随便来个生面孔,在大队里没走几步估计就被队里人盯上了。
“这次先让他们来大队吧,就说是爱达的战友,以后最好还是在县里,县里人多,多了四个陌生人,很难被人发现。”
爱宽他们想想,同意了大伯的提议。
第二天,爱宽和承礼去接的人。
承礼他们这就准备回首都,先把钱都给了爱宽,等到达哥联系的人到了,他们就能准备再一次南下。
因为回去的稍微早一点,所以陆安文和欧阳文静干脆和孩子们一起走,路上也能帮忙照应一下知微知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