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皇帝夏花 本章:第316章

    莲花大为高兴,豪气云天地道:“说得好,赏!”

    小太监咧着嘴连忙谢恩:“谢莲主子赏。”

    旁边的齐嬷嬷眼角一抽,要她说啊,莲花赏人不分时候,自由散漫随心所欲又有章法条理分明,十分矛盾。

    如现在因一句话给赏就很随心所欲,但平日里即便下头的人好话说了一箩筐,莲花听了只高兴高兴,却从不给赏,平日想得赏,得在负责的分内之事上想到更好的法子,有了功劳,莲花才给赏。

    而且莲花大方的时候是真大方,逢年过节必有赏下去,从不吝啬,但抠门的时候也是真抠门,齐嬷嬷让莲花管账册,她连一文钱都得对准了,每文钱必有出处,谁敢糊弄,她就板起脸来卸了谁的差事。

    不仅如此,许多看着报废的东西,莲花都翻出来让人修补一遍,重新用起来,自莲花管账以来,苍澜院的浪费都降了许多,器具菜肉物件等等,每日都是根据人头算好的量,不会有笼统模糊之处。

    看得齐嬷嬷心头大慰,自此将账目放心交给莲花全权打理,不过最近莲花将近临盆,齐嬷嬷不放心,又接手回来。

    莲花这头,摆摆手挥退小太监,连声催促齐嬷嬷快走。

    路上,莲花对小吉子道:“今日难得过节又是我生辰,你回头找人兑些碎银,给大家伙儿发些赏钱,一块儿高兴高兴。”

    小吉子叩谢领旨。

    一行人很快来到凉亭附近,莲花还没走近便呆住了,头顶是高挂的花灯,路的两旁摆着各式各样的摊子,上头许多好玩的小玩意儿,一条街市出现在眼前,赫然是她小时候常去的那一条,而皇帝站在正中望她笑。

    莲花不敢置信地向前几步,又回头看向齐嬷嬷,仿佛在询问她是不是做梦。

    齐嬷嬷笑得慈祥开怀,对她挥挥手:“去吧,这是皇帝特地命人所造,等你观完,还有好些你想看的戏法等着你。”

    莲花重重点头,重新转回身去,带着笑意朝着皇帝一步步走去。

    这一日莲花十分快乐,她想好了:“以后也让小瓜瓜看看他母妃从前过的好日子,让他长长见识。”

    皇帝一顿,问道:“难道现下日子不好?”

    莲花抱着他的手摇晃:“哎呀,爷,现下日子可不能叫好日子,得叫神仙般的日子,当然是再好不过。可也不能让小瓜瓜只看到现下的嘛,让他多看看也好。”

    皇帝满意点头:“好,等他知事,你说与他听。”

    莲花很高兴得到认同,她是得说,她还要教娃娃好多事呢。

    游了一圈后,莲花心满意足,想起了什么,她奇怪问道:“爷,您是找哥哥他们问的么,怎知我最爱逛这条街了?”

    按理说她大哥哥不知道,二哥哥大大咧咧的也不一定知道,三哥哥嘛,说不好,这天底下最清楚她喜欢去这条街的,恐怕是她那帮同窗。

    皇帝闻言,含糊地应了一声,既不说是,也没有否认,他不会跟莲花说,这是他特地让影卫从贺昊那里了解的。

    为了确保相像,贺昊除吃喝拉撒睡之外,整日整日在回忆那条街的细节,每日面对的皆是面无表情特别可怕的影卫,贺昊以为他爹的账还没被清算完,头发吓得是整把整把掉,等完成,命几乎废了半条。

    不过贺昊也不亏,事成后皇帝给了他一千两银子,只要不大手大脚,足够他花用一生了。

    贺昊自他爹被砍了之后,他这衣食无忧四体不勤的公子哥流落街头,险些成了乞丐,幸好读过书,兜兜转转去书坊抄书,勉强能度日。

    这一日京城的夜灯火通明,夜空中燃放朵朵绚丽烟花,繁华盛世徐徐开启。

    烟花之下角楼之上,皇帝深情看着眼前的人:“囡囡,你可愿嫁与朕,成为朕的妻子?”

    莲花连打哈欠,困迷糊了,听这么问,她抬头展颜一笑,露出八颗整齐小贝齿:“愿意,当然愿意呀。”

    她以为皇帝这次是如同以前一样,是在表明他的心意,等半个月后,刚生完孩子,莲花接到旨意吓了一跳,才知道皇帝不是说说而已的。

    —————————

    尉迟哪吒快生了,请小主们奔走相告!终于啊,太奇葩太不容易了啊……

    狗作者长长舒了口气,接着讪笑:“小主,能不能把我脖子上的刀,挪一挪?”

    (秋风瑟瑟抖·7月29日)

    第940章

    立后之争

    最近半个月前朝分外热闹,花朝节第二日,皇帝竟一反常态的主动提起封后大事,这一消息若石破天惊,引群臣沸腾。

    中宫空悬多年,有些老臣当场抹泪,还以为有生之年是再见不到皇帝重新立后了,没想到这回皇帝主动提起,实在太好了。

    从前也有朝臣上奏请皇帝重新立后,但无论是薛家那样别有目的,还是一心为朝政考虑的,皆被皇帝驳回,让这些老臣愁眉不展,却没得法子。

    群臣热泪盈眶,连声高呼皇帝英明,紧接着开始讨论下一个重要议题:立谁为后?

    皇后乃是天下楷模,人选必得德行兼备不可,大臣们挽起袖子准备轰轰烈烈谏选一个,却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如今宫中的妃子少得可怜,巴掌数得过来。

    高位份只有德妃、方嫔,低位份的是贾答应和另一个十分不显眼的才人,中间还有个怀有皇嗣即将临盆的莲美人,天子的妃子竟然少到如此地步,比一般大臣家中妻妾数目还少,这怎么得了。

    有人想重新谏言提请采选之事,却被人捅了捅胳膊肘,提醒道机会难得,立后比采选更重要,趁皇帝没改变主意之前,赶紧把立后之事定了,等有了皇后,为皇帝充实后宫就是皇后的职责,那时再提不迟。

    于是百官都把焦点凝聚在立谁为后这点上。

    后宫统共就这么几个人,百官掂量来掂量去,实在没有发挥之处,人选毫无疑问,当属德妃无疑。

    徐虎老婆死的早,没儿子,倔脾气又不肯纳妾,将来外戚造反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现今宫中德妃位份最高,还占了“德”字封号,就徐虎女儿了!

    想通这一点,那个礼部宗亲出身的老顽固正了正衣冠,理了理衣袍,一马当先出来谏言,先是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国母对朝纲、对天下的重要性,再分别从品德言行各方面开始阐述国母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担当。

    大扯了一通后,老顽固最后道:“老臣以为,徐德妃可担当皇后之位。”

    在一旁听得直打瞌睡的武将陡然清醒,众人齐刷刷地直直看向徐虎。

    自这议题起,就有意装睡的徐虎,闻言被吓得打了一激灵,心中破口大骂,这该死的老匹夫,想陷害他!

    他连忙声如洪钟地推辞:“小女榕英鲁莽,自小行事粗犷,实在不堪中宫大任,万岁爷圣明,还请另换他人。”

    徐榕英出宫寻找沈明的事,徐虎早就知道,要封他女儿为后,徐氏全族是活得不耐烦了。

    老顽固面上难得有点笑容,他微笑赞许:“徐大将军高义,只是此言差矣,德妃娘娘若明月入怀,心胸豁达宽广,素有美名,自协理后宫以来,老臣闻后宫清明如水,乃是大德也。以老臣所见,德妃娘娘再适合不过了。”

    其余支持的人纷纷出言赞同,从各个角度开始夸起德妃来,夸来夸去,意思不言而喻,德妃堪当皇后。

    徐虎满头冷汗,众人越是夸赞德妃,他这汗出得就越多,最后实在慌得不行,他瞪着虎目,用看仇人一样的眼神看那些支持的人,大喝道:“你们莫要胡说,我女儿根本就不是当皇后的料!”

    殿中一静,徐虎这一声大喝把满朝文武都给惊住了,纷纷惊愕停下话头。

    而御座上的皇帝却无甚表示,此等情景他早有所料,故而此刻他神色从容,甚至淡然地批起奏折,好将政事尽早理完,回去陪莲花。

    徐虎将众人喝静后,接着出列朝前一跪,跪的结结实实:“万岁爷,小女实在不堪此大任,还请万岁爷明察,另择贤德之人。”说完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那些武将原本也想绞尽脑汁插嘴几句,却看徐虎反应那么大,顿时惊疑不定,他们看得出来徐大将军是真的不想德妃当皇后,但为什么啊,这是好事啊。

    他们看得出,不代表文臣看得出,他们以为徐虎是谦虚推辞,毕竟历朝历代有这种好事,都得推却那么几轮,才显示风骨。

    经过初初惊愕后,文臣纷纷开始出言,重新劝徐虎,如今宫里就德妃最合适,没别人了,把徐德妃夸得更甚。

    徐虎当场急红了眼,见御座上的人没发话,看不出意思来,他连忙数出徐德妃多个缺点,甚至没有的缺点也拿出来,把这辈子对女儿的贬都说光了,妄想打消这些文臣的念头,却适得其反,反而让这些文臣更来劲。

    最后徐虎急得连声喝停,拿出拼命的架势往夸得最凶的老顽固那冲,一把提着老顽固的领子,把人拎起来就想打,被反应过来的武将齐齐拉住。

    让他女儿做皇后,等于推他女儿和徐家去死,徐虎怎能不急?

    打又打不得,说又说不过,徐虎法子想尽,最后以死相逼,跪在地上,要是让德妃当皇后,他一头撞死在大殿。

    老顽固怒了,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让你徐虎的女儿当皇后是便宜了你,你还敢以命相逼推拒,岂有此理,不信辩不赢你,于是这老头更来劲了!

    此后多日,朝会的最后一个议题都是立谁为后,以老顽固为一派的人激烈地阐述徐德妃如何如何何时,德妃要不当皇后,实在天理不容;

    以徐虎为一边的人则激烈抗辩,德妃不行,缺点一大把,不能当皇后,谁让德妃当皇后,就是逼他去死。

    两边几乎打起来了,天天十分热闹。

    这帮争吵的人里却没有老人精范公,从古至今立后都是大事,不吵一阵是不可能的,但吵得最凶的,呼声最响的,不一定是赢到最后的人,范公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至于徐榕英嘛,在范公看来不是不合适,而是没那么合适,徐榕英虎门出身又从过军,行事作风多少带军中的影子,太过刚直强硬。

    而作为国母的人选,不应该过分刚强,否则易与天子犯冲,身为一国之母,德行之外应当以柔为善,最重要的是适合天子,帝后和谐天下兴。

    冷眼旁观多日,范公自己心里有一人选,他觉得十分合适。

    终于在这一日争吵间歇,范公出列:“老臣以为,皇后人选位不在高,选德选贤,首先当以德贤为重;其次国母乃天下妇人表率,所选之人应是礼仪典范,举止有度,一规一矩皆在心中;此外,人选还得是福运深厚之人,才堪当大任。”

    总结到最后,范公撸着胡须感慨:“由德、行、福、运兼备之人当一国之母,则帝后和谐,国朝兴盛,实乃我朝之福啊,诸位大人。”

    第941章

    立后之争2

    坐在上首观望的皇帝挑眉,听出范公并不支持徐榕英为后,但也不像在说莲花,他心中微微起波澜,暗道要节外生枝了。

    范公这一席话,听得大殿上的文臣武将连连点头。

    文臣深思起来,范公说得的确不错,徐德妃贤德自不必说,但礼仪规矩这方面嘛,就大打折扣了,如徐虎所言,徐德妃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性子,在规矩森严的后宫,恐怕礼仪方面拿不出手;

    而且说到福运这方面,徐德妃兴许还差了点,毕竟要是德妃真的福运双全,当初沈明也不会战死,她也不必入宫。

    百官细想了一通,觉得范公说得实在在理,但是宫里就这么几个妃子,这么严格的要求,谁具备啊?

    毕竟他们对后宫这几个妃子并不全然了解,高位份入宫早的,他们多少还知道一点,入宫晚位份低的,他们就不了解了。

    有人皱眉想不出来,出言问道:“范老大人,您以为后宫中何人有此德行,能堪此任?”

    徐虎屏住呼吸,心中祈祷,千万别是他女儿啊。

    范公撸着胡须,微微一笑:“老臣以为,身怀皇嗣的莲美人,正是如今宫中德、行、福、运兼备之人,可堪当中宫之任。”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皇帝讶然,原本的计划就是让这群人先吵一阵,再在恰当之时将莲花提出,却没想到范公先他一步提出,跟他原计划有些出入,当然,由范公提请,那是再好不过。

    只是皇帝总觉得不太真实,范公什么时候对他的小妃嫔印象那么好了?

    据皇帝所知,范公仅见过一面莲花,且莲花从头至尾一句话都没对范公说,后头直接走了,留范公在原地自言自语。

    当时皇帝听莲花提起,在星辰殿外看见个奇怪的老爷爷,说这老爷爷说的话跟夫子一样,听得好生犯困,那时皇帝开怀大笑,惹莲花追着问笑什么。

    未及皇帝细想,殿中已然炸开了锅,众人互相询问了解不了解莲美人,他们大部分的人只知道,这莲美人跟国子监外重考的学子有渊源,但究竟具体渊源是什么,大家伙了解得就没那么清楚了。

    此外还知道之前皇嗣被人害过一回,最后化险为夷了,此事跟莲美人扯得上干系,但其余的,众人就真不清楚了,如今整个后宫不再像以前,想从里面传点什么消息出来,得看皇帝允不允许,若皇帝不允许,那么什么都打听不出来,简直密不透风。

    众人讨论了一通,发觉彼此之间几乎不了解莲美人,也没听过莲美人什么传闻,显得极为神秘。

    有人一拍脑袋,忽然想起一事:“范老大人,您不会是因着你门生姓莲,莲美人也姓莲,所以才推举莲美人吧?”

    还有人想起:“不久前,范公门生大婚,范公去了,宫中也派了人去,难不成莲美人正是出身自这个莲家?”

    诸如此类怀疑范公有私心的诛心猜忌之言,纷纷从众人嘴里说出,不然大家都不了解莲美人,为何唯独范公那么笃定。

    范公一听这些话,当场激动起来,脸红脖子粗地叉着老腰,一个个骂过去,把这些人骂得狗血淋头。

    骂到最后,还剩死对头老顽固顶肺。

    老顽固冷笑连连,说出大家伙的心声:“范大人,你对莲美人之见,说得头头是道,如亲眼所见一般,可你们非亲非故,莲美人又非京城人士,从何得知莲美人心性品行如何?莫不是你门生同你说的吧!”

    此话说得忒气人,范公胡子气得一抖一抖:“尉迟大人,此处非五谷轮回之所,岂容你两头放矢?老朽非尔等信口开河之辈,若非老朽亲眼所见,又怎肯出言议此等大事!”

    说到这里,范公顿了顿,对着上头的皇帝拱手:“还请万岁爷恕罪,老臣失礼,当初偶然间在星辰殿外见过莲美人一面,容老臣将此事来龙去脉说出,以证老臣清白。”

    殿中大臣陡然想起,御座上皇帝还在呢,顿时惴惴起来,他们方才说得太激动,言语肆惮了。

    皇帝合上手中折子,丢到御台上,扫下面一圈:“范公历经三朝,秉公任直,披肝沥胆,辅佐朕多年,诸卿疑范公之心,直令朕大开眼界!”

    殿中大臣心中一凛,顿时跪到一片:“臣不敢。”

    范公顿时神气起来。

    皇帝冷笑一声:“不敢?朕看敢得很,非议朕的妃子,皇嗣的母妃,尔等胆子是越发大了。”

    这话一出,范公连忙也跟着跪下,与众人一道:“请万岁爷恕罪。”

    皇帝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喝了一口,放下茶盏才淡淡道:“都起来吧,念尔等皆是心系立后之事,此事便就此罢了。”

    朝臣这才松了口气,连忙口头谢恩。

    皇帝冷清地看向下首群臣:“立后,于朕而言是公事亦是家事,于朝中提出此事,便是为了广开言路,听听诸位卿家的看法,结果却教朕失望了。这些时日,诸卿若稚子斗气一般对立,毫无进展,今日难得范公说出不同来,诸位不先请范公说出一二缘由再行分辨,却学会了先猜忌质疑,若理政也如现下一般,朕能倚信谁?”

    群臣纷纷垂头惭愧起来,尤其那老顽固,羞得满脸通红。

    见总算把这群老顽固说得服服帖帖,可以继续下一步大计了,皇帝才接着道:“京中莲家的确是莲美人本家,尔等不必再猜疑,继续方才之事罢。范公何以见得莲美人堪任中宫后位?说吧,朕恕你无罪。”

    猜测的事得到证实,群臣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发生了变化,莲沐苏所在的莲家,是莲美人的本家,那莲沐苏岂不是皇帝的大舅子?

    他们想到在郭家案中,莲家压根没有得到特殊关照,案子还是摊开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审的,莲沐苏冒名连慕考科举也没得到网开一面,被收回了功名,事后皇帝更是没有赏赐下去,郭家被抄后腾出来的宅子,都是莲家拿银子从官府那换过来的。

    而且莲家在京中非常低调,要不是莲沐苏大婚时,宫里派了几个品级不高的小太监去,兴许朝中都没人知道莲家就是怀了皇嗣的莲美人本家,实在太低调了。

    此刻群臣暗暗掂量起来,皆竖起耳朵等待听范公即将要说的话。

    第942章

    喜事将临

    在众人侧耳之际,范公这头领命,开始缓缓回忆起当初跟莲花见面的情景:“回万岁爷的话,老臣有幸见过莲美人一面,那一面娘娘所展现出的德行风采,真真让老臣钦佩。老臣记得,那是年前的日子,下朝后老朽随太傅等大人前往星辰殿议年节之事……”

    坐在上面的皇帝,尽管早有心里准备,依旧听得一阵愣神,“德行风采”一词跟他的小妃嫔怎那么不搭?

    随着范公的娓娓道来,皇帝面上不显,心中却更加怪异,范公夸赞莲花福运深厚他倒是能理解,但“端庄大气”、“识大体懂礼数”、“礼仪之楷模”、“道德之典范”等等,是在说他的小妃嫔?

    尤其范公口才非比寻常,经他讲事实摆依据,条条优点一一列出,极尽赞美之言,将莲花夸得此女只应天上有一样。

    皇帝怎么听怎么怪异,总觉得范公说的人,跟他的小妃嫔,是两个人……

    其余朝臣却听得惊叹,纷纷点头赞许,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莲美人身上的风采,不正是一国之母的风采吗?

    有人小声议论,他们之前参加了吕家婚宴,听说莲家兄弟和睦,家中子嗣不得纳妾,家风极正,观莲沐苏言行可以看出一二,而且莲夫人乃大家闺秀出身,几十年前在京中女眷素来名声,莲美人出身这样的人家,在言传身教之下,能差得了?

    从质疑到现下,百官已然信服了七八分,等范公话音落下,有人已经开始悄悄改变想法。

    而徐虎大大松了口气,总算有条活路了,他一马当先出来支持莲花,绞尽脑汁将自己会的词使劲往莲花身上安,意思只有一条:放过他女儿徐德妃吧。

    在范公牵头之下,尤其徐虎也拼了命支持之下,朝中形势大为转变,不在局限于争论徐德妃适不适合当皇后上,而重新引起了更多的思考,正式将莲花纳入考虑范围。

    这一切后宫之中无人都知道,苍澜院也是一样。

    苏然已入宫陪莲花待产,莲花也如愿地见了一面她的大嫂嫂,见她大嫂嫂长得好,接人待物落落大方,莲花十分喜爱,连连夸她大嫂嫂好,跟她大哥哥很配。

    苏然没有拘这个新媳妇在身边立规矩,而是等人见过莲花后,便让吕大小姐出宫,随着莲沐苏打包行囊悄然出京,前往皇帝指任之地秘密行事去,连莲万真的婚礼都来不及参加。

    至于对外,莲家皆宣称莲沐苏去了南面祖籍,替父祭拜祖宗,此事很隐蔽,只莲家少数几人知道,当然也没有告诉莲花,莲花如今情况不适宜知道。

    算算日子,莲花临盆就在这几日,皇帝甚至想休朝几日,等莲花生产完再开朝会,但立后之事已议到关键时刻,马虎不得,莲花也打包票安皇帝的心,她会好好的。

    听说生娃娃很疼,本来莲花有点紧张,但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紧张,皇帝、齐嬷嬷、苏然、小吉子、小林子、张庆等等,从上到下皆十分紧张,于是她这个正主就感觉很奇妙,刚升起的那点紧张烟消云散,反而成了最放松的人,都有人替她紧张担心了,她就不必自己来了。

    太医署、医女、稳婆等人都已准备就绪,其中医女和稳婆安排在苍澜院内住下。

    齐嬷嬷和苏然日日对莲花嘘寒问暖,问她肚子疼不疼,看她羊水破没破,两人还兴师动众每日检查一回要生产的东西有没有准备好,就怕差了哪样,齐嬷嬷全身心紧绷,如临大敌一般,甚至安排人暗中让人盯着医女稳婆,就怕哪个有问题。

    这一日,天蒙蒙亮,皇帝再三确认莲花没有生的迹象,才离开苍澜院前往朝会,今日大朝会十分重要,若是一切顺利,将在朝会上议定皇后之选。

    皇帝前脚刚走,方嫔后脚便来了苍澜院,神色十分悲伤,眼中含了一包眼泪,想哭时却发觉莲花压根还没起,在齐嬷嬷严阵以待的目光注视下,方嫔将那包泪给憋了回去。

    莲花被苏然挖起来去见客,一副困顿迷蒙的模样,等洗漱完,莲花总算清醒了点,请方嫔一道用早膳。

    方嫔起初不敢,但一想到以后兴许再也没有机会跟莲花一起用膳,便大着胆子应了。

    用过早膳后,齐嬷嬷跟苏然又照例去检查一遍生产一干事务的准备,留下莲花跟方嫔两人在主殿中叙话。

    等齐嬷嬷走后,方嫔放松了许多,看着莲花的肚子道:“莲妹妹,你这是快生了?”

    莲花点了点头,掰着手指数:“炭头说就在这几日了,不是在今日,就是在明日,若不然在后日,亦或者大大后日,哎呀呀,说不准呢,我都等好久了。”

    方嫔眼眸浮起喜悦:“喜事将临,可真是太好了,看莲妹妹怀胎十月实在辛苦,等生了便能轻省些。”

    莲花笑眯眯地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她吃好喝好的,还真是不怎么辛苦。

    方嫔接着关心起生产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拉着莲花的手关切了一通,感慨道:“有万岁爷龙气护体,又有齐嬷嬷和你娘在,莲妹妹定然平安生产。真是期待啊,真想抱抱莲妹妹的孩子……”

    说着说着,方嫔情绪低落下来。

    “等生了,方姐姐来抱便是。”莲花以为方嫔怕孩子不让她抱,摸了摸肚子道:“小瓜瓜定然喜欢方姐姐的,方姐姐不必担心。”

    方嫔眼现泪花,欲言又止。

    莲花奇怪:“方姐姐想说什么?”


如果您喜欢,请把《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方便以后阅读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第31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第316章并对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