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罪臣意欲勾结外族实际也谈不上,能入朝为官的人不会蠢到勾结外族。
这些人只不过是利益驱使而已,又兼之轻视外族,才将不该流出去的东西流了出去。
当年先帝时留下的烂摊子,使得走私风盛行,虽事情已时过境迁,但户部尚书薛平在朝中为这些人保驾护航,这点皇帝确认无疑,从郭能和郭顺的审讯之中,也印证了这个结论。
所以薛平才养得起那些私兵,郭家也才富得流油。
正因有薛平的护航,走私之风才如此猖狂。
后来皇帝派谢公查了一番,加强了边关守卫,整顿了一番,这些人见势不妙,又因见识了皇帝对逆王造反和盐政整顿的铁血手腕,被震慑之下,才乖乖收手。
皇帝一番话下来,让几个老大臣汗颜不已,又愤慨难安。
最后他话锋一转:“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他们已多年不敢再犯,又如诸公思虑那般,此次数案并发,难免引发朝局不稳,便将那几个参与最深的罪首阖族株连,其余罪臣老弱亲眷不再株连,往后这些罪臣三代之内不能为官,就此了罢。”
那些罪臣并非个个都深涉其中,薛平还不敢猖狂到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过或多或少、知情不知情的做了不该做的事,每个人力量都不大,组合起来便是张大网,可赦可不赦。
因着他的小妃嫔,他愿网开一面。
这几个老臣又羞又愧之下,乍然听到这句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皇帝却已走下御座,临走之前给几个老臣赐膳,让用了再走。
这一举动意义非凡,一来体恤这些老臣年老力衰近乎一日未用正餐,二来肯定了他们的忠心之举,三来安抚他们的心。
几位惶恐不安的老臣,当下倍感妥帖,连呼吾皇英明。
而皇帝,早已大步离开星辰殿,朝着苍澜院而去。
此事又是另一出帝王筹谋。
江山千里,无风也起浪,若不步步算了先机筹谋在前,怎来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苍澜院内。
莲花瞪圆了杏眼,望着那碗又黑又浓的药汁,怯怯地觑了一眼旁边,小声道:“奶奶,娘亲,怎……怎的要吃药嘛?”
她是被饿醒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要不然还能睡。
好好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全身的力气回来了些许,这一觉中途她时不时惊醒,睁开一丝眼缝瞧见她娘亲,才安下心来接着睡,她的娘亲这时候便给她唱小时候的曲儿,听得美极了,像做梦一样。
醒了后她睁开眼的第一下,便是寻找娘亲,才掀开被子想爬起来,就听见她娘亲关怀她的声音传来。
她迫不及待撩开床帐子瞧去,就见她的娘亲从隔厅进来,齐嬷嬷也在呢,原来都在等她醒来。
她娘亲一脸心疼,一边快步过来将床帐子挂好,一边责备她像个小孩子家家似的还毛毛躁躁的,接着重新给她盖好被子。
她很高兴,瞧着娘亲忙忙碌碌的,就像小时候一般,觉得格外的安心踏实,嘴巴一直咧着。
真好,娘亲真的还在,她不是在做梦,她的家人都还在,真好呀……
接下来就不大美妙了,嗯……
小青扶着她靠着床沿,一碗又香又美的鲜鱼粥就端了上来,她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一碗粥下肚,肚皮子暖洋洋的,十分舒服,气力都回了大半呢。
她便眼巴巴地以为还有别的好吃的,可没想到没有了,连粥也不给了。
娘亲说她刚醒,怕一时不适应会受不住,只能喝一碗,等晚些再给一碗,少量多餐。
哎呀呀,那点粥都不够她塞牙缝的,没一会儿就没了,她自个都不够吃呢,小瓜瓜怎么办?
只是还不待她撒娇打滚讲道理,一个老头子就进来了,一身药味儿,看着比黑炭头还可怕,总感觉有些熟悉。
她当下打了个激灵,脑中浮现一个念头:来者不善!
果然,那老头子身后,是亦步亦趋的小林子,巴巴地走进来,手里提了个药箱,见到她很高兴,端端正正地给她行礼,嘴里语无伦次地说着吉祥话。
这老头儿就是个大夫!
没见到药箱之前她还很高兴见到小林子,好久没见过他们了呢,怪想的,见到药箱之后,她就不想见小林子了,这小太监怎拿药箱嘛。
老大夫的狗腿子,哼!
她脑中正琢磨着要不要装困,有意不想瞧大夫来着,可在她娘亲的注视之下不敢造次,只能乖乖伸出手去给探脉。
这老大夫把脉非常快,把了脉又让她张嘴瞧了瞧,便说好了,说她没什么事了,只身子有些虚耗,底子好又醒得早,养养就回来了。
她一听,十分高兴,只是还不等她高兴完,就听见一声喜庆的高呼从殿外传来,原是小吉子啊,边走进来边说了一串吉祥话,句句不带重样的,惹得她笑眯了眼。
很快人走了进来,满脸喜色,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
笑着笑着,她就笑不出来了,这皮痒的太监,端着的托盘上,那是一大碗浓黑的药汁!!!
哎呀,怎么要喝药啊!
先头她醒来时见小吉子不在,她还特地问了问,说是办差事去了,原来那差事就是看火熬药呢!
呼呼呼!好苦哟,瞧着就苦!
莲花一下苦了脸,眼巴巴地望着齐嬷嬷和苏然,眼里都是抗拒。
齐嬷嬷看戏一般看得新鲜,见她眼睛瞧来,赶忙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叹息着摇头别开,心里却在偷着乐。
做好粥后,齐嬷嬷得知莲花已熟睡,便让人将粥温着,自己去歇了一会儿。
心里头高兴,她睡了没多久精神头好了许多,因着记挂这人,她睡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又过来,见苏然也醒了,两人便一直守着,就到现下了。
方才看黄神医给莲花诊脉,齐嬷嬷看得十分惊奇,原还以为需要劝个几句,人最少也得撒娇挣扎挣扎,再磨叽磨叽,往常都是这样的,却没想到在苏然的目光下,莲花只哼唧了两下便乖乖伸出手来。
第858章
母女相处(一)
齐嬷嬷心头感慨,还是亲娘有法子啊,将闺女儿治得服服帖帖的,瞧着可真不赖。
母女连心啊,看看小闺女因着她娘亲,人多高兴啊,肉眼可见的欢喜。
眼下齐嬷嬷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情去看的,这些日子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浑身都透着舒坦。
而此时的莲花,已和她娘亲打了两回太极,回回都落了下风。
一开头她问:“怎的要吃药嘛?”
苏然言简意赅地嗯了一声:“养病就得吃。”
莲花又墨迹着,弱弱地道:“那老大夫说我没什么事呀,那不就没病么?没病不就不用吃么……”
莲花屁股一撅,苏然就知她在想什么。
只见苏然端着药碗,探了探温度,刚刚好。
她这才抬起眼看莲花,慢条斯理地说:“养病养病,重在调理休养,不是因你现下无事,而是因你刚病了一场才要养。这是安胎和补元气的药汁,喝了能快些好。来,是娘喂你,还是自己喝?”
只给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她喂,另一个是自己喝,压根没别的选择。
她的小女儿她了解,从小到大就不爱喝药,也没喝过几回药,但回回喝药都不用喂,嫌弃一勺勺喝太苦了,莲家人除了苏然,其余人喝药都是整碗灌,一口喝干的。
果然,苏然这么一说,莲花便摇了摇,皱着眉头又看了一眼那药汁,闻着就苦,喝着定然更苦,她实在不想喝。
眼珠子转了转,既然讲道理不成,那便……
这么想着,莲花不由眼神可怜,惨兮兮地看着苏然:“娘,娘亲~”
想要使另一招:撒娇耍赖扮可怜,小时候犯错老用的,不过老不灵光。
旁边的齐嬷嬷瞅了一眼,心中阿弥陀佛了一声,怪道小闺女那么会撒娇,原来从小就同家里人练,练出的一手绝活,那可怜的模样哟,配合着那娇娇的语气,她跟皇帝可顶不住。
苏然一看,顿时心里软的一塌糊涂,这便是她的小女儿啊,人虽长大了,脾气跟小时候还差不多。
心头虽软,可这是喝药,是为了她的小女儿好,不喝怎成?别的都能依她,喝药这事万万不成。
想到这里,苏然狠了狠心,面上无半分袒露心软,那些年她并不是白练的,即使心再软面上也教人看不出来,否则人就打蛇随棍上了,她的小女儿她十分了解。
提到莲花撒娇耍赖扮可怜这点,苏然便头疼得很。
莲家全家从上到下,莲花她爹和三个哥哥,都很吃莲花这一套,平日里这几个人对莲花已是一个比一个宠。
若莲花一撒娇,那更是顶不住啊,毫无原则性地宠,犯了错也护在前头,有时甚至顺着莲花那一套歪理往下掰扯,几次三番让苏然都很不好教,只能狠下心一起训了。
其实苏然内心里也顶不住,她只这么个小女儿,听到娇娇软软的撒娇,哪里受得了,只是若她不硬着心肠,人兴许就真的养歪了。
好在莲花不是特别娇气那种,打小跟着莲万真出去混,混出了点小子的样来,也不是时时都撒娇耍赖的,大多是犯错时候撒娇,亦或者让她带去乡下玩时使。
使的手段不限于撒娇、装可怜、假哭、认怂等等。
见得多了,苏然自然而然地便习惯了,能守住心门了。
此时,苏然打定了主意,装作看不见莲花的模样,气定神闲地应了一声,转头对着小青道:“丫头,替我拿把勺子来。”
“是。”小青福了福,当下就去取,心头欢喜,连带着脚步也十分轻快。
莲花眨巴一下眼,奇怪地问道:“娘,拿勺做啥呀?”
没看明白她成功了还是没成功,要成功了也不见她娘放下碗,要没成功也不见她娘继续劝,奇怪了。
苏然转回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不想自己喝,那就娘喂你。”眼底一片柔和。
莲花肩膀一下垮了下来,她就晓得没那般容易的,唉……
知道赖不掉了,只能二选一,莲花认命了,若是一勺勺苦汁的喂,她还不如一口喝了呢,而且她都长大了,还要娘亲喂药,多羞人呀。
想到这里,她露出苦的不能再苦的表情,双手接过碗。
以她小时的经验,她的撒娇在平时对她娘亲也是好使的,奈何她用得最多的时候便是犯错时,遇到原则问题就不好使了,看来喝药便是原则问题。
苏然怕她端不住,连忙扶着碗。
莲花捧着碗咕咚咕咚往下灌药,苏然看得心都疼了。
待还剩一点药尾巴在碗里,里头还有些细碎的渣渣,莲花还想喝完时,苏然一把将碗拿走:“不喝了不喝了。来,吃颗蜜饯压一压。”
说着,将药碗放回托盘,另一手拿起早准备好的一大颗蜜饯熟练地塞到莲花嘴里。
莲花苦苦的嘴巴一下子变得甘甜起来。
她眯着眼含着蜜饯,嘴巴鼓鼓的,吃得十分香甜,粥只能喝一碗,能吃到点蜜饯也是可以的。
小吉子端着托盘又过了一会儿才走,心中充满了喜悦,主子好了,苍澜院的天儿便敞亮了。
刚出门口几步,便皇帝大步走来。
小吉子连忙侧身到一旁行礼:“参见万岁爷。”
“起来吧。”皇帝看了看他手里端着的东西,问道:“刚喝了药?”
小吉子答道:“回万岁爷,主子是刚喝了药,喝药之前还喝了一碗鲜鱼粥,中途黄神医把了脉,主子没什么事了,说是好好养养便行。”
他之前一直在灶头,端药来时也遇见从殿中走出的黄神医和小林子,顺便问了问,所以知道这些。
皇帝略一点头,路过他接着往里走。
等他进了殿中,看见的是莲花依偎在苏然身边,抱着苏然的胳膊在说着些什么,精神比之前好了许多,模样十分依恋,齐嬷嬷则在一旁笑着打趣,一副恬静而美好的画面。
莲花正问她娘他们的事,忽然心有感应,抬头朝门口看来,眼睛一亮:“万岁爷,您回来啦?”
“嗯,朕回来了。”皇帝嘴角不自觉扬起,满心满眼都是那一人。
第859章
母女相处(二)
莲花当下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好想万岁爷呢,才没多久又很想了,她这次醒时没见到万岁爷,说是处置政事去了,终于回了,见到人,她就安心了。
她下意识地问皇帝吃了么,得知还没吃,皱了眉头,让人张罗起来。
齐嬷嬷和苏然之前匆匆吃了些,现下还不饿,皇帝一人去主殿用膳,莲花有些舍不得,可其余人都不许她动,只能窝在床上。
皇帝用完膳便去了书房,齐嬷嬷也起身说回去歇息歇息,两人默契地留她和她娘说说话。
多年没有见面,莲花同她娘亲相处的时光倍感珍惜。
她同她娘温馨地说悄悄话,让她娘摸她的肚皮,同她小瓜瓜介绍她娘亲,中途又塞了一碗粥,给了补充了不少元气,让她更有力气叽叽喳喳地说话了。
这一日的莲花都十分快乐,她魂牵梦萦的家人,一直好好的呢,而且从未放弃寻找她。
虽然她娘跟她讲起当年之事轻描淡写,三言两语便带过,可最重要的是一家人都在,结局好好的,不是么?
她娘没有问起当年她身上发生的事,可她怕她娘亲多想,于是也轻描淡写,拣着高兴的说。
她告诉她的娘亲,那一年,她在路上交了新朋友,有两只威武的大鸟,有一个小女孩,还碰到了许多好心人,有个镖师人很好,一直护着她,护了一路到延庆府。
可即便如此,她娘亲还是哭了,说是高兴的哭,惹得她也想哭呢。
再后来,她讲了许多她在宫中的趣事,同她娘亲讲起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慈祥爱护她的齐嬷嬷,机灵的小吉子,力气大大的小青,记性好好的小林子,待她如亲妹的德妃,等等。
当然,还有她最重要的昭哥哥,说起他们之间的一些日常小事。
“……娘亲,您不晓得,万岁爷说书哟,真是……真是,咳,道理很多,回回都将我听困了,小瓜瓜应当也听困了的,同我一般都不动。”
她想说一言难尽来着,可想到要给皇帝留面子,也想让她娘对皇帝的印象好一些,便改了口。
听得苏然哑然失笑,点了点她的鼻子:“怎叫小瓜瓜?”
“圆圆的嘛,不正像个瓜么?”莲花摸了摸又大了一圈的肚子,睡了一些日子,没想到这么大了,她撒娇道:“哎呀,娘亲,暂时这么叫嘛,我和爷商量过了,等小瓜瓜生下来再叫别的名儿,让爷给取个。”
苏然无奈摇头:“你啊你……”
她这小女儿胆大包天的,连皇帝也敢埋汰,管肚子里的孩子叫瓜,唉,真不知说什么好,想来她的女儿在宫里也做了不少捣蛋事儿。
幸好啊,遇到的人都很好,她的女儿是有福气的。
未进宫之时,虽有莲秉成和林月娟的口头言说,可没有亲自见过,总是担心女儿过得不好,怕后宫里情形复杂,她的小女儿会受伤害。
等进了宫后,她亲眼所见,才知道皇帝待她的小闺女有多好,好到让她心惊的地步。
待她的女儿事事上心,事事亲力亲为,甚至爱屋及乌,待她也礼遇有加,竟唤她岳母,刚开始她全副心神都在莲花身上,并不留意,后来回过神来,却不敢让皇帝这般唤她。
虽说之前与莲长和他们私下里一口一个女婿的提,但当得上皇帝一声岳父岳母的,只有皇后,她怎敢应,坚决推拒,让皇帝唤她莲夫人。
此时静静听着莲花讲的小事,苏然心中无比宁静,她哪里听不出莲花是为了让她安心,有意无意地告诉她,在宫里日子过得很好。
但这些日子的见闻,她早就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岁月待她不薄,虽有苦难,但一切都过去了,一切好好的,她的囡囡有皇帝真心相待,又有先太皇太后的掌事嬷嬷护着,此后她便放心了。
待苏然回过神来,却听到莲花说到了别的事上。
莲花兴高采烈地扯着她袖子,努了努梳妆台旁挂着的东西:“娘,您瞧,这是三哥哥的编的藤条,我没认错吧,嘿嘿,我瞧见的第一眼便知晓是三哥哥编的呢。”
苏然顺着看去,一眼便看到了,不由惊愣住了:“这……哪来的?”
“爷去瞧大哥哥考试时买回来送我的。”莲花有些得意,忽然想起了什么,她神秘地问道:“娘亲,连慕是不是大哥哥用的假名呀?”
苏然目光还在那根藤条上,没想到这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冥冥之中他们一家已很近很近了。
听到莲花问起莲沐苏的事,苏然点了点头,没有瞒着:“嗯,正是你大哥。”
莲花眼睛一下便亮了,嘚瑟无比地说:“我就说是大哥哥嘛,万岁爷非说不是,害我费了好大功…夫……”
想起了一事,莲花笑容一下凝固在嘴边,声音低落下去:“娘亲,大哥哥左边的脚是不是……”
当初跟皇帝争辩连慕是不是莲沐苏时,是皇帝告诉她连慕左足微跛,让她彻底歇了心思。
如今想起来,不由很是难过。
苏然没想到她会知道此事,连忙摸摸她的脑袋,安抚道:“是有些问题,不过黄神医能治,等黄神医给你大哥哥治了,往后便好了,不必担心。”
“真的么?”莲花眼中燃起亮光。
苏然笑着,很肯定地说:“嗯,真的。”
莲沐苏的腿同样也是她的心病,但能治,若不是因为莲花出事了,黄神医早给莲沐苏治腿了。
莲花放心了,突然灵光一闪,黄神医?不会是不久前给她瞧病的那老大夫吧,爱跟齐嬷嬷抬杠那个!
她当时就听见了有人喊黄神医,不过没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