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谢朗佟婉月乔绵绵 本章:第72章

    对待陈向阳,宋观书极有非常耐心的时候,他说,“从前就想找个单独的院子,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房源,姜菱是女同志,合租在大院子里多有不便之处。无意间听到孙大爷说,愿意把这间房子出租。只是赶巧了,并非想要躲你。”

    陈向阳其实挺好说话,想了想两家离得不远,他们甚至可以每天见面。

    姜菱跟着附和,“如果躲你,我们干脆搬离钢铁厂就是了,怎么会还在这附近租房呢?”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陈向阳心中的疑虑被打消。

    “其实这样也好,你可以直接搬进我们家原来空出来的房间,那房间被我俩保持得极好,你也看到了,比对面的西厢房好多了。”

    刘家有两个孩子,刘磊还是个淘小子。陈向阳中秋那天晚上在东厢房住过一晚,看过东厢房内里的构造,虽比他现在住的房子好,却没办法跟原来住着姜菱和宋观书的西厢房相提并论。

    “确实挺好哈。”

    姜菱笑盈盈问他,“什么时候搬家,我跟宋观书帮你。”

    “不用啦,我已经把东西搬了过来,一共就只有一张铺盖卷,不用帮忙的。”

    他把行李搬过来,一看姜菱和宋观书都不在,差点傻了,以为这两口子把他抛弃了。

    万幸没有,他俩可是他在北城最好的朋友了。

    姜菱提议道,“走吧,去看看你还有什么没有收拾妥当的地方。”

    宋观书也跟着她一起站了起来,陈向阳只得跟在这两口子后面往外走。

    三人到的时候,陈向阳的行李卷正随意扔在院子里。

    不久之前他刚到院子里的时候,想去给住在西厢房的宋观书和姜菱一个惊喜,趴在窗户上一看,别说屋子里没人,整间房子空荡荡,被子、脸盆、毛巾这种生活用品通通消失不见,他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忙着去找姜菱和宋观书这两口子,哪有时间安置他的行李,大冷天里就随手扔在了院子里。

    姜菱的手揣在兜里,露出来的皮肤被冷风吹得有点疼,她的脸往衣领中缩了缩,“你去跟孙大爷说一声,说你就住在我和宋观书原来住的这间房里。”

    听见院子里的动静,方老太扶着肚子出来了,她的月份不小,肚子已经十分明显。

    姜菱跟她聊了两句,跟孕妇无非就是聊肚子、聊婆婆,方大娘的婆婆早就死得没影了,就只能聊她的孩子。

    是不是要生产了。

    几月份临盆之类的话。

    姜菱也只在电视中见识过高龄孕妇,现实生活中方大娘是她两辈子见到的第一个。

    姜菱结婚快要一年了,方老太问道,“你肚子还没有动静么?按理说你们年轻人怀孩子应该更容易,大半年还没动静,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

    听她说起这个,姜菱就想起了她还以此为理由叫丁艳陪她一起去医院。

    正在帮着陈向阳跟孙老头沟通的宋观书听到她的话,以护卫的姿势站在了姜菱的身边,“您也说了,我们还年轻,不急着要孩子。”

    而且小孩子都十分吵闹,光是想到就让人觉得头痛。

    孙老头其实不愿意把西厢房租给陈向阳,西厢房被小宋两口子保持得很好,他还想要加钱租给别人呢。

    经过陈向阳和宋观书的沟通,他才好不容易同意了。

    宋观书是个讲卫生的人,即便是搬离,房间里也没有留下任何杂物,根本不需要重新打扫。

    陈向阳的个人物品相当有限,比姜菱从姜家搬出来的时候带的行李还要少。

    姜菱看得咋舌,“你有闲钱去买乱七八糟的东西,赶紧把你正在盖的这个破棉被换掉,冬天来了,盖这么薄的被子要被冻死了。”

    她在冬天到来之前,特意买了新的棉花絮被褥,保证每天晚上都是暖和的。

    陈向阳是个傻大方,每次来他们家都得带点东西,还都价值不菲,有时候是块猪头肉,那一箱子的泡面,还有中秋节的一篓子河蟹。

    那些钱够他换好几床新棉花做的被褥了。

    陈向阳没心没肺地笑道,“没事,这屋子好歹还有个炕,去年冬天屋子里就一个小炉子,我也过来了。”

    姜菱和宋观书离开把东西都搬到了新家,当初搬家的时候没有想到陈向阳还会住进这间房子。

    姜菱在屋子里走了几圈,看他还需要添置什么,如果他们家有多余的,陈向阳也没必要去外面重新购置。

    她说,“你问宋观书,柴草跟谁买价格更低,既然有炕了,冬天还是得烧炕,不然老了要坐病。”

    钢铁厂职工不种地,大家都是买的附近农户剩下的多余柴草,还有一部分精打细算的家属没有工作,平常日子会选择上山捡草。

    看着厨房的锅灶,记起这人还得去买粮食,“这个地方可以开火做饭,等会让宋观书从我们家给送你些粮食过来,至少这几天家里有饭吃。”

    陈向阳赶忙拒绝,“不用。”这怎么好意思呢。

    宋观书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立刻接茬道,“好,等会给他拿一点米面油过来,家里调料上次买的还有没有用完的,也给他拿过来。”

    好像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热心肠的宋观书,姜菱都额外多看了他两眼。

    姜菱和宋观书帮着陈向阳安置好,三人晚上一起去外面吃了顿饭,是姜菱和宋观书经常去的那家馆子,也算是带陈向阳认认路,这附近都有什么店铺。

    三人在家门口分道扬镳。

    吃饭的时候,姜菱还跟陈向阳讲了一些孙老头和方老太的生活习惯,人在屋檐下,最好还是不要影响到人家固定的生活轨迹。

    姜菱还额外叮嘱他,不要滥好心,孙敏可怜与他无关,他要是同情心泛滥,就去把附近村头的大粪出了。

    本来同住一屋檐下,他是男的,孙敏是小女孩,就容易被人讲闲话,如果他平时处事还不知道避嫌,那麻烦将会接踵而至。

    想也知道,陈向阳肯定会觉得小姑娘可怜,伸手去帮忙,就如同夏天的时候,怕夜里不安全,主动要陪着孙敏去河边洗衣服。

    他心肠好这不是坏事,做好人好事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也得考虑对方值不值得帮助。

    姜菱比较自私,她做好人好事有条件,上次会毫不犹豫帮助佟婉月,不是她人好,是因为佟婉月人好,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也不能说孙敏就是忘恩负义的孩子,而是在不了解对方性情的情况下,还是要先保护好自己。

    吃完饭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晚上的北风格外大,姜菱出门的匆忙,就只穿了棉服,没有戴帽子手套。

    她有些艰难地往前走,忽然感觉前面的风有点小了,抬头看去,是宋观书和陈向阳并排站在她前面,挡住了吹来的大部分寒风。

    第61章

    打广告

    宋观书早出晚归了好一阵子,

    厂子已经能够投入生产。

    姜菱问起他最近忙什么。

    “李桂在跑销售渠道,他在找老关系想要让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进入供销社、国营商店的柜台。”

    姜菱提议道,

    “不然叫陈向阳出去跑销售呗,他有经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宋观书笑了笑,“有过这个想法,不过只有他一个销售,还是少了一点。”

    姜菱从被窝爬出来琢磨,“我觉得,可以打打广告,你们的商品如今没有知名度,不说叫北城的居民认可,至少得叫大家先知道。”

    她只穿了一件薄睡衣,躺在被窝里不觉得冷,

    坐在炕上就觉得冷气往身上扑,姜菱把被子披在身上,

    只露出个毛茸茸的脑袋1.

    她认真地给宋观书出谋划策,

    “在电视、收音机、报纸这种媒体上打广告,

    效果应该不错。”

    但是在电视上打广告成本太高,“下次遇见李桂你问问他北城的电台他有熟人不?”

    宋观书含笑看她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姜菱激动地拍大腿,为自己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而激动,“想到了,

    可以让月亮在故事中使用恒久牌地擦脸油。”

    就像是电影电视剧中可以插播广告,谁说纸媒故事中不能插播广告了。

    如今报纸还是传统媒体,受众面比较大,

    姜菱无意写的这个月亮公安的周五故事会有了一些固定读者。

    宋观书知道姜菱为了这个故事付出了许多,怕影响到姜菱的声誉。

    他不愿意。

    宋观书态度十分坚决地说,

    “不行,你说的打广告这事我会跟李桂商量,没必要在你的故事中插入广告。”

    姜菱却不管他的想法,“多好的想法。”

    “既然你们厂的产品如今面向北城,利用北城的地方媒体做宣传效果最好不过,能够以小搏大,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

    “我会同李桂研究你说的广告一事。”

    他油盐不进,姜菱语气不好,“拜托,你们现在花钱的地方多,每月厂房的租金,给工人的工资,原材料……能省一笔是一笔,我打广告不收钱。”

    “那也不用。”

    宋观书的态度实在是太坚决了,姜菱没办法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我去跟报社的主编商量一下,在我文章下面给你们搞一个小位置打广告。”

    当初姜菱能在北城晚报上发故事,用了丁艳的关系,想着就是给佟婉月出出气,计划只写四五篇故事,写到功劳被抢就结束。

    但是因为反响实在是太好,

    北城晚报每周五的销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往报社打电话催稿的读者,还有一些问故事后续发展的。

    光是报社被打爆的电话,就能看出专栏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当初商量好的只写四五篇的故事,显然已经不够了。

    主编找到了丁艳,希望能够从中说和,让姜菱把月亮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当初丁艳欠了人家的人情,如今这人情又还了回来。

    丁艳答应了帮忙,丁艳也爱看这个小故事,她每周五会特意去买一份北城晚报。

    其实他们单位每天都有采购报纸,免费的不花钱,

    但是为了给姜菱充销量,她非常愿意去买北城晚报。

    丁艳看得津津有味,她也希望姜菱能把这个故事给写下去。

    有丁艳面子在,报社的主编态度非常的诚恳,也从免费投稿变成每篇都有丰厚的稿酬。

    看在钱的份上,姜菱不是个特别有原则的人。

    如果姜菱跟主编说,她应该不会不给姜菱这个面子。

    一个小小的广告位,就在她的专栏后面,应该是可以的。

    尽量争取一下不要钱的广告位,实在不行打个折也行。

    相较于早报,晚报的娱乐性更强,上面有广告,甚至还有寻人启事。

    看月亮故事专栏的人多,在这一时期能看报纸的人,大多数生活相对考究,能够买得起护手霜和面霜。

    姜菱跟宋观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到能跟姜菱的文章出现在同一版面上,宋观书没有立刻反对。

    他说,“如果那位主编不同意的话,我们花钱做广告也是可以的。”

    姜菱躺进了被窝里,“我明天就去给她打电话,她会同意的!”

    “不对,我中午去报社一趟。”

    “你准备几罐面霜和护手霜,带过去给报社的工作人员分一分。”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求人办事怎么能不带礼物呢。

    “你想一段广告词,简短一点,字数不要太多,最好言简意赅,突出卖点。”

    拿去给报社的工作人员一些试用装,那自然不能太小气,姜菱扛去了一箱子正装的面霜和护手霜。

    她过去以后,每人都发了一瓶,不管认不认识,不管是男是女,男同志可以带回去给家里的媳妇姐妹用啊。

    发完以后箱子里还剩下了几瓶,姜菱找到相熟的主编,说明来意。

    当然她没有刚坐下就开门见山地麻烦人家给免费做广告,先是给她介绍了一下面霜的功效,便让主编带回家去给老婆孩子还有亲戚朋友试一试,说得很好听,用完给提提意见。

    有道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主编虽是文化人,当了几年的领导,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

    他是男人不用面霜,也不懂这些,但是家里的老婆闺女都爱美,这东西算是送进他心坎里了。

    夏主编看了眼包装,夸道,“这瓶子还挺好看的,比外面卖的好看。”

    淡蓝色的小罐子,十分精致淡雅。

    是姜菱跟宋观书一起设计的,按照姜菱的想法,最好是使用玻璃瓶,那样的话造价太高,初创阶段恨不得把其他成本压到最低,预算都留给了原材料。

    不得已,只能舍弃玻璃瓶。

    现在的这版包装也不差,远超同时代的竞争对手。

    “小厂子,没什么钱,能不能在接下来几周周五故事会的文章末尾,给这款产品面向公众的机会。”

    主编是知道姜菱是日化厂的工人,还以为她是要给北城日化厂的产品打广告,还以为她为了救濒临倒闭的厂子,愿意动用自己的关系。

    仔细一听,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姜菱也没想到,会被夏主编给误会了。

    她解释说,“我爱人是厂里的技术员,前一阵子厂子为了节约成本,开除了一批年轻的工人,他就在其中的行列,我们家还好一点,我还有工作,当时被开除的好一批工人都没有工作,生活艰辛,考虑到这些人的处境,我爱人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厂,把当初跟他一样被开除的工人招进。”

    姜菱没有无中生有,事实的确如此,李桂把日化厂被开除尚且没有找到工作的工人都找了进来,都是些原先做熟了的青壮年,都好用得很。

    虽然出发点不同,结果却是姜菱说的那般,的确解决了这些人的工作问题。

    夏主编是媒体人,消息很是灵通,北城日报当初还刊登过日化厂的破产警告,当时除了震惊国营厂还会破产,大家都以为上级部门会给予这三家被警告的厂子一些帮助,防止其真的走向破产的道路。

    没想到,上级部门帮了,但是帮得不多。

    三家厂子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拯救,日化厂的举动最令大家不能理解,先把年轻工人给开除了,厂领导不是昏头了是什么。

    再打听才知道,日化厂的几位领导都跑去别的单位了,留下烂摊子。

    再后面的消息不用打听都知道了,已经进入机关的丁厂长被人举报在日化厂任职期间存在多项不合规的操作。

    打个广告而已,不是难事。虽然不给钱,但是诚意很足,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夏主编点头,“挺好的,我这边肯定是支持你,不过还是需要跟其他同事商量一下。”

    姜菱拿出早就写好的广告词,“这是下周五的稿子,还有放在文章后的广告词,您可以先行审阅一下。”

    夏主编没急着先看广告词,一目十行把姜菱手写的稿子看完,这又是个没有一口气写完的故事,看完后他忍不住问道,“谁是凶手?冯大海还是刘小伟?”

    姜莲微微一笑,“为了保证你的体验,我不能剧透。”

    故事看到最精彩的部分戛然而止,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她眼神示意被放在一旁的纸条,“您要不先看下广告词呢。”

    夏主编哪能不知道她的目的,“行了,不是什么大事,我拍板决定就成。”

    本来就是想要抻一抻姜菱,轻易同意显得这件事太好办,不会被珍惜。

    夏主编催她,“这下可以说了吧。”

    姜菱笑眯眯地从包里又拿出一沓稿纸,“这故事的后半部分,我只拿给您一个人看了,可千万别泄漏出去呀。”

    他迫不及待地接过姜菱手里的稿纸,“我还不想被你写进故事里,被北城的百姓唾弃。”

    忙着看故事,他没有说完话,便戛然而止。

    全部看完以后,他还没有从文字的世界里回过神来,过了好久才夸姜菱,“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咋就能想出来这种东西呢。”


如果您喜欢,请把《凝脂美人要离婚八零反派心慌了》,方便以后阅读凝脂美人要离婚八零反派心慌了第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凝脂美人要离婚八零反派心慌了第72章并对凝脂美人要离婚八零反派心慌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