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氛围:“杨大人也未免太独断专行了吧!”
那人顿了顿,语气愈发强硬,“商人开店与否、营生与否,理应是自己的事情,大人难道不该管得宽些吗?”
循着声音看去,杨士奇目光落到了一个衣饰华贵之人身上。
这人脸上带着不屑之色,正径直望着自己。
见状,杨士奇依旧神色平静,并不急躁,他开口问道:“请问阁下是何方人士?”
这人也不示弱,回以轻飘飘的一句话:“不过一介小民而已。”
随后更添讽刺,“当然,也算是一处被杨大人压迫到无法存活的可怜百姓罢了!”
话音刚落,其身旁一群人亦附和叫嚷起来:“没错,我们也是那些在重压下无法谋生的小人物们!”
“无需什么税务监察之类的插手,我们要的是自主经营的空间。”
在其他朝代,如此无礼冒犯杨士奇这般官职之人绝对是天方夜谭,可这是洪武年代——封建时代少有的真心为民考量的大环境。
此境之下,当权者往往因顾及民生而有所忌惮。
只是,一般平民不知就里,但这群富商却是了然于胸,因此毫无惧色。
杨士奇对此冷笑一声道:“既然各位有如此气魄,那本官倒期待看看这份从容能够维持多久。
莫到时候失了底气反倒求上门来。”
这一番言语仿佛点燃了现场的笑点一般,那些人笑得东倒西歪。
然而,杨士奇并未再多置一句,掉转马头直朝百姓所指粮仓而去。
连日来对苏州城的了解早已使他对街巷位置如数家珍。
很快便到了那条粮食店铺聚集的街道。
领着群众走到规模最大的一间粮店前时,大门紧锁无人应声。
于是他迈步上前敲响房门试探,却迟迟得不到回应。
忽然,在围观人群中一位男子跃身而出,冲向杨士奇身边,“大人……在下张氏,乃此米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