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似有一股暗流在涌动,那是人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只是暂时被掩埋,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苏逸轩的堂伯站了出来。
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平日就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行径。
堂伯拄着拐杖来到苏家,对苏逸轩说道:“孩子,莫要灰心。
这世间虽有黑暗之处,但正义的曙光也不会永远被遮蔽。”
苏逸轩看着堂伯,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
堂伯继续说:“巡抚家固然权势滔天,但他们这样做是违背天理公道的。
我们可以搜集证据,将此事层层上报。”
苏逸轩苦笑:“伯伯,我去衙门告状都被赶了出来,还被威胁,又能如何上报呢?”
“孩子,我们可以联名上书。
我们这些乡邻虽然畏惧权势,但心中的良知还在。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的真相,总会有清官愿意为你主持公道。”
堂伯胸有成竹地说。
苏家人听了堂伯苏澈的话,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苏父苏母开始一家一家地拜访乡邻。
站在李大叔家的门前,苏父苏母整了整衣衫,恭敬地敲响了邻家的门。
李大叔开了门,见是苏家夫妇,赶忙侧身让进屋里。
苏父作揖道:“李兄,今日前来,想必您也知晓所为何事。
小儿逸轩蒙此大冤,那巡抚之子夺他功名,实在是天理难容。
堂伯说可联名上书,还小儿一个公道,还望李兄能在联名书上签个字。”
“苏兄,我自是同情逸轩侄儿,可那巡抚家权势赫赫,这签字之事,怕是会惹祸上身啊。”
李大叔面露难色。
苏母噙着泪道:“李兄,我等深知此举让您为难。
可若无人敢站出来,这世间还有何公道可言?
小儿十年寒窗苦读,却被如